凤凰28

分类施策盘活闲置农房

2021-05-31 09:34:32 浙江凤凰28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 6977

农房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 ,也是农村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。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,农业转移人口不断增加,农房闲置浪费现象日益突出 。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,对于增加农民收入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、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目前 ,各地已探索出一些盘活利用闲置农房的特色做法 。比如,山东枣庄的“闲置小院复活工程” 、安徽合肥的“共享农房”模式、四川德阳的“村民 集体资产公司 平台运营公司”方式等 。这些新做法有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。

  但实践中 ,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农房仍面临不少困难。主要有几个原因:一是目前大部分村庄没有需要大量闲置农房的相关产业 ,加上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,缺乏专业人才运作,规模经营和劳动生产率偏低,仅依靠内部资本和人力开发利用闲置农房往往力量不足、效益不高;二是很多村庄的闲置农房布局分散 ,要么位置偏僻 ,要么被其他正常使用的农房包围,要么建造时间长、结构损坏严重 ,重新利用的难度较大,对社会资本难以形成吸引力;三是受传统祖宅观念的影响,或受区位、经济环境的约束,不少农民宁愿房屋闲置 ,也不愿让他人使用,哪怕有偿使用 。

  让闲置农房焕发新生机是一项系统工程 ,这既需要增加农村内生发展动力,也需要吸引更多资源要素的支持。在盘活利用闲置农房过程中,要根据具体闲置原因建立台账 ,做好分类统计,全面摸清农房闲置现状 ,哪些具有修缮保护价值 ,哪些可转为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用地 ,哪些可以翻新建设等,对闲置农房的盘活潜力做到心中有数 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,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,着力构建依法公平取得、节约集约使用 、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 。

  应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,科学盘活利用不同类型的闲置农房 ,对于村庄内连片闲置农房和空闲土地,可打造农村文体广场、文化书屋、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生活空间 ,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。对于闲置撂荒地 、没有利用价值的坍塌农房可进行平整 ,适于耕种的土地进行复垦耕种 ,不适于耕种的土地 ,可通过推进增减挂钩将结余的周转指标进行置换。

  应科学合理确定农民居住用房位置 、规模和建设标准,营造干净整洁、舒适宜居、文明有序、特色鲜明的乡村人居环境。除了增加硬件设施,软件服务也要跟上,可探索闲置农房有偿收回、土地置换、村民有偿转让、租赁合作等方式,实现供需双方之间的有效衔接,促进各类资源有序流动 。

  有力的产业支撑是盘活利用闲置农房的法宝 。应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,吸引有实力 、有意向的企业入驻,积极培育合作经济组织,创新闲置农房收益分配机制,鼓励其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 、共享农庄 、精品民宿 、文化创意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,培育一批家庭工场、手工作坊、乡村车间,把分散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。

XML地图